(1)区分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对已知的一个健康问题必须分析其是否因行为因素所致。以高血例,过量饮酒、高盐饮食是行为因素,而遗传倾向、年龄等是非行为因素。 (2)区分重要与不重要行为:有两条原则①行为与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科学研究证明两者有明确的因果关系;②经常发生的行为。如果行为与健康的关系不甚密切或者它们的关系仅仅是间接的,而且行为也很少出现,即可认为是不重要的行为。以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行为为例,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极强,而且吸烟者为数众多,因此吸烟就成为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行为。但如是否吃早餐、是否喜欢喝茶等生活行为习惯,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可认为此行为相对于吸烟来说是次要的行为。 (3)区别{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所谓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某行为发生定向改变的难易程度。通常以下列几点作为判断高可变性和低可变性的标准。高可变性行为是:①正处在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②与文化传 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大;③在其他计划中已有成功改变的实证;④社会不赞成的行为。低可变性行为是:①形成时间已久;②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③既往没有成功改变的实例。 >>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师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