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率:是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一般用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或10万分率表示。 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x k 2、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观察期间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人群中新发生该病的频率。 
发病率指标的用途:发病率反映得该病的风险,对于死亡率极低或不致死的疾病尤为重要。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亦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  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发病率和病程 患病率=发病率x病程 患病率指标的用途:于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而对于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病的流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反映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可依据患病率来合理地计划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的需要,研究疾病流行因素,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点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 ②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其本质上是一种比例,不是一种真正的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单位时间内的疾病频率和强度,为动态指标,一种真正的率。
>>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师知识
|